老兵高继明从炊事员到特级厨师
老兵高继明从炊事员到特级厨师
老高说他文化水平低,一辈子就学会了做饭。在部队的时候就是炊事员,退伍回家又被分配到机关食堂,还是掌勺做饭,这一做就是年。
老高家里有“三件宝”。洛阳招聘厨师件是19年他在参加太原市组织的厨师技术考评中获得的“三级厨师称号”的荣誉证书;第二件是他在参加吕梁机关事务系统厨师宣传照届服务技能竞赛中取得的一个厨师手布;还有一件“宝贝”,是父亲传给他的, 他们父子俩足足保存了年,那就是伯父高世俊的“烈士证”。
老高,名为高继明,今年岁。19年12月入伍,在部队,高继明就是炊事班的炊事员,当兵当了7年,做饭做了6年。19年1月退伍,离开部队,脱下戎装,被分配到了临县机关食堂,成为一名厨师。又拿起了刀把勺子,一直到退休后都还在吕梁市直机关食堂做饭。年的做饭生涯装进他的人生行囊,在老高看来,这是他人生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喜欢笑,每句话都比较谦逊,是高继明留给厨师老高一印象。初见高继明,他手捧一小袋子资料,里面装着他的“三件宝”。已年过花甲的老高,整个脸上透着一份成熟和稳重,写满朴实。
上世纪年代初期,当兵是每一个农村青年厨师大花刀的出路。高继明的老家在临县白文镇桐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打小,高继明就有军人情结。伯父高世俊在部队当过班长,23岁就牺牲在战场上。舅舅薛侯丑曾参加抗美援朝,立过战功。高继明没见过伯父,但是从伯父的事迹中一直能感受到军人的英勇和沉甸甸的责任。他喜欢“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绿军装,立志要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入伍那天,高继明立下誓言:一定要当个好兵,绝不给家里人、村里人丢脸。
“在部队,我加入了中国,并获过7次嘉奖,我觉得自己没有给伯父和舅舅丢了脸。”在部队七年的时间里,高继明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也为他后来一直从事机关食堂工作打下了基础。
19年1月,高继明退伍。被分配到临县机关食堂上班。上班头一天,食堂负责人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小高啊,听说你在部队就是掌勺做饭,一定要好好干,拿出你的真本事来!”高继明憨憨一笑,一个立正,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回答:“请领导放心!”
“没有,年了,一直就在后厨。干实事一个顶几个,管理的事情咱干不了。”
高继明闲下来的时候喜欢研究做菜。一盘简单的土豆丝、几根嫩绿的黄瓜、一块四方四正的豆腐、一根红萝卜,到了他手里,要不被做成一道可口美味的家常菜,要不就被雕刻成了一件“颜值”相当的艺术佳作。
在临县机关食堂,高继明有好多次出去学习培训的机会。19年,他在省城迎泽宾馆学习了有半年的时间,在技术职称考评中获得了“三级厨师”的称号,这在当时吕梁山上也是不错的荣誉。他的事迹还上了《护士和厨师》和《厨师老高》。高继明是当时吕梁地区厨师职业介绍有技术职称的厨师,之后又通过努力成为二级、一级,19年3月通过省里考试升级成为“特级厨师”。
这件事高继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事情。“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再后来学习的机会多了,接触的人层次也高了,工作从不懂到精通,越干越出色。”高继明饶有兴趣地介绍说。这之后,高继明开始承担机关干部灶、接待单位的烹饪工作,之后还兼任临县宾馆厨师长13年,常常是忙得不可开交,但多次受到单位和领导的肯定,多次被评为模范和先进个人。
高继明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做饭的”。他清楚自己的位置,更知道肩上的责任,无论是在临县食堂,还是后来被借调到市直机关食堂,他都不骄不躁,充分发挥自身技能,想方设法改善伙食质量,使机关食堂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提高。不仅如此,他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一些年轻人提高烹饪技术,在他的教导下,年轻人的烹调技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在一些比赛中多次获得奖项。
去年年底,高继明报名参加了全市机关事务系统厨师培训那里好届服务技能竞赛,一举夺得职工餐厅类中式凉菜“金奖”。那天,在厨师老高头前,他一身白色厨师服、身披彩带,手捧获奖证书,没能敬礼,但依然保持立正姿势。(厨师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