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吴磊蒙城的每晚11点…
他叫吴磊蒙城的每晚11点…
在摆摊卖炒面之前,吴磊在外地打工,干过厨师、搬运工,废品收购,还进过工厂……孩子慢慢长大,吴磊觉得肩上担子重了,可自己手里没什么钱,也没什么过硬的技术,便决定跟着常去一家摊上吃炒面的师傅学着做炒面。
学会之后,他便在蒙城支起地摊,摆起炉灶。就这样,吴磊的炒面摊在蒙城开始了,炒面哥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吴磊的生意一般从晚上11点开始,一辆电动三轮车被装得满满当当,锅碗瓢盆、炉子、液化气罐,饭盒,水桶,肉丝、蔬菜等等……三轮车上还贴着自己的招牌炒面、特色炒方便面、蛋炒饭、炒河粉、炒饼、炒米粉。
晚上摆摊,从停车到摆放好所有物品,吴磊和妻子可以在五分钟之内完成,打开电瓶车灯,客人渐渐围了上来,车上摆放的菜品被瞬间被照亮,他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左手颠锅右手翻炒,各种配菜和调料先后顺序均有讲究。快炒、味美、量多、新鲜。对于夜晚觅食的食客来说,用几分钟时间,等一碗美味的炒面,与花几个是做一顿大餐相比,同样令人欢喜。
从开始摆摊卖炒面开始到现在,吴磊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夫妻俩几乎一直保持着统一的工作频率,晚上11点出摊,工作到凌晨5点,紧接着买菜进货,回家休息,下午4点起床收拾备货,然后出摊,循环反复。
等孩子放暑假后,夫妻俩人还会多支一个摊位,做起夫妻档,卖上自己手工做的烤面筋。
一辆不起眼的小车,一个不靓丽的“门面”,它也是一家人的希望。摆摊时间久了,看到的也多,小小地摊也看尽人生百态。有人在这里哭,有人在这里笑,有人在这里大口吃面,有人在这里默默喝酒。喜怒哀乐,在路边摆摊的他都听着。
摆地摊累吗?说实话,累。一开始很多一起摆地摊的人,现在基本都不做了,因为实在太辛苦。
卖炒面赚钱吗?赚钱,这也是实话。我用六七年的时间,在蒙城摆地摊,把炒面做到今天这个地步。来我这里吃饭的人都是熟客,回头客。
如何和平共处,一直是难题,他和其他小商贩们靠手艺游荡其中,为往来者提供吃喝、欢愉,在这其中,他们也获取生计、自由。
摆地摊是县城的边缘经济,像是披着隐形衣,每天都被人看到,却又从来都不会被人看到。在夹缝中生存,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他和地摊小商贩们的世界。
但又不得不承认,劳累的一天结束后,还有路边摊的声音在氤氲中慰藉,在烟火中,留下的笑声和闹声,给人的感觉,也是繁华和人气。